95年度基本学力检测报告
95年度基本學力檢測報告 國語文 數學(暫行綱要→分年細目) 英語(現由各校自行命題) 國語文 命題依據九年一貫國語文能力指標 評量內容向度字音、字形、字詞義、 句型、文法修辭、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 七大部分 注重考查的是學生的記憶、了解、應用 、分析等認知能力。 命題設計上,依難度分為難、中、易三 種等級,而就學生能力上區分為基礎級 、精熟級與進階級三類。 94、95年度檢測結果比較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和閱讀能力表現 較好,識字與寫字能力相對較弱。 閱讀能力中以句型最需要加強 識字與寫字能力方面以查字典和字 形需再努力 學生能力等級 基礎級學生僅達成基礎語文能力通過 機率達60佔學生人數95.27 (89.36) 精熟級學生己達成語文辨識分析之能力 通過機率達75佔學生人數80.23 ( 66.67) 進階級學生除達成前述能力外,更能進 行語文綜合分析、鑑賞通過機率達90 佔學生人數26.79 (12.06 字音檢測結果分析 學生在字音的廣度與辨析學習上仍 不 足 學生對於稍有難度字音及分辨聲母 、韻母、形近字音的能力,相對較 弱 字形檢測結果分析 學生表現最好的是部件的掌握 學生表現最弱的是部首的歸類。對於部 首的辨識與確認上,學生大多會產生混 淆 今年學生在查字典、確認與辨識部首仍 表現不佳,最差的要算筆順部分〈難度 問題〉,可見學生對正確識字與書寫容 易造成疏漏 字詞義檢測結果分析 學生在一般性字詞義的了解上,表現不 錯。 學生在要求辨識、分析,最後做出判斷 的選擇方面,學習效果不佳 。 學生在語言情境中運用詞語、判斷與理 解的字詞義、詞語搭配等方面,未見明 顯改善 句型檢測結果分析 學生在單句理解方面沒問題 學生在兩個句子互相比較句意方面 表現較差 在理解句型,判斷什麼是完整句時 ,大多數學生概念仍是混淆不清, 表現不佳。 文法與修辭檢測結果分析 學生在判斷修辭用法時,如比喻等 ,表現不佳。 學生對於病句的判斷錯誤,概念混 淆不清 學生在量詞表現上明顯低落〈難度 問題〉 ,這是因為評量用比較方式 ,要求學生辨識、分析,檢測結果 特別低落。 閱讀理解檢測結果分析 學生在文體辨識方面表現不錯 在閱讀分析與歸納上學生的表現最弱; 閱讀後,需加以分辨、釐清內容含意時 ,檢測結果即明顯下降,表現不佳。 學生對內容進一步進行判斷、推測的深 層理解,表現最弱。可見,學生在認讀 與理解上,可能仍停留在字面意義,無 法掌握關連,以致表現不理想。 檢測作文命題 命題內容不訂觀點,僅圍繞一個話題便 於開拓寫作思路 文題不限,字數不限,學生可根據所提 供的情境,展現創新能力 命題形式同時兼顧與未來國中學力基本 測驗之作文能力銜接 95年度作文題目 作文題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過許多人的幫助, 例如學校的導護志工,護送我們安全 上下學;圖書館的志工,為我們說好聽 的故事因為這些認識的或是不認識 的人的幫助,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你是 不是也有幫助別人的經驗呢請用你幫 助別人的經驗,自行訂一個題目,寫一 篇作文。 作文檢測結果分析 字詞義的問題反應在學生的作文上 ,詞彙貧乏、詞語搭配不當 句型、文法與修辭和閱讀理解的問 題,使學生作文表現句型單一、修 辭貧弱、審題時抓不到重點 整體作文評閱分析 閱讀理解能力不佳,不善於把握關 鍵詞、句,不能把握題意。 語言表達能力的貧乏 作文基本形式未能正確把握 書寫字跡稍優於去年 字音字形教學建議 增加識字量 –以隨文識字輔以集中識字法 ─在隨文識字 時,依學生程度提出所學生字的同部首、同 偏旁、乃至同音、同義的相關字群,藉此增 加比較、分辨的機會,不但可以複習已學習 過的字,還可以帶出生字,增加識字量。 – 同部首把、摇、推、打 – 同偏旁地、池、他、她 – 遊戲、猜謎、順口溜 字音字形教學建議 比較辨識字音字形 –將學生已學過的字統整、歸納,將易混淆的 同音異形字、形近字、一字多字等羅列在一 起,比較其形、音、義和用法上的差異,以 提升字形、字音、字義的辨識與理解能力。 –同音異形已、以 –形近字日、目 –一字多音給、塞 字音字形教學建議 以六書造字方法理解字義 – 形聲字─形聲字兼有表音和表意功能。 如 「青」字表音的「清」、「情」、「請」字 時,先引導學生先看拼音,聲母、韻母都相 同,只是聲調不相同;再看字形,每個字裏 都有「青」字,是表音的作用,再分析偏旁 表義的作用。 –會意字─會意字是由幾個獨體字組合起來的 。 如拿、掰。 字詞義教學建議 累積詞彙量 – 運用課文做同義詞替換練習 中華隊凱旋歸來。 中華隊勝利歸來。 – 將學過的同義詞、同類詞歸類 同義詞─美麗、漂亮、好看 同類詞─高興、歡喜、快樂 – 一詞多義的辨析 他的言論很高尚。 這是高尚的禮品。 她是一位高尚的小姐。 字詞義教學建議 – 加修飾詞 說敘說、述說、詳說、細說、輕輕的說、大聲 說 字詞義的理解 –以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字詞義 –用聯繫句子和上下文的方法,指導學生對相 近語詞做意義上的辨識 他是一個優秀的人才,一直都有優異的表現。 – 與生活經驗結合,來理解字詞義 句型教學建議 完整句子的辨識 –完整句子的結構─ 誰〈什麼〉是什麼 誰〈什麼〉做什麼 誰〈什麼〉怎麼樣 – 加上標點符號 – 句意要完整 句型教學建議 通順句子的基本條件 – 合於語法規則 例「我把運動會場面熱鬧滾滾的寫下來啦」熱 鬧滾滾的是「運動會場面」,而不是「寫下來」。 應改為我把熱鬧滾滾的運動會場面寫下來啦 – 合於事理 例「每天早上我都忙著上學、吃早餐、刷牙洗臉 和起床。」敘述的順序不合於一般事理。 應改為每天早上我都忙著起床、刷牙洗臉、吃早 餐和上學。 句型教學建議 –合於語言習慣 例老師要我們把眼睛關上。 應改為老師要我們把眼睛閉上 複句與關聯詞的適切運用 – 複句常與成套關聯詞搭配運用,學生常在不 理解句意的情況下誤用關聯詞,或看不出問 題所在。 例我為了感冒在家休息,卻不能去上學。 〈關聯詞搭配錯誤,使文意不清〉 應改為我因為感冒在家休息,所以不能去上 學。 文法修辭教學建議 教師在教學修辭時,應注意學生對 整體文意的理解,找出修辭對句意 或全篇文章的效果,而不在修辭格 的概念或特徵的死記 – 例如星星像鑽石亮晶晶。 – 例如蝴蝶是會飛的花。 閱讀理解教學建議 教師在深究課文內容時,應引導學 生就關鍵詞語或句子,看出文章的 思想情感,避免只做字面意義的表 層理解。 – 例如大意、主旨的掌握等。 95年度學生數學能力 值描述 等級能力值通過機率 學生人數百分比 進階級0.608以上90以上918929.96% 精熟級-0.4740.6087590之間1266641.30% 基礎級 -1.736- 0.474 5075之間733823.92% 未達基礎-1.736以下50以下1477 4.82% 未達基礎 50 0 基礎精熟進階 75 90 100 能解決簡易的二步驟整數四則混合計算問題; 能進行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 能夠正確算出兩時刻間的時間; 能初步掌握量感 能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邊長之間的關係; 能理解長方體二維、三維間的關係; 能理解三角形及四邊形的內角和; 能理解角的大小不受邊長影響; 數 量 幾何 各層級學生平均通過機率示意圖 平均通過機率 能解決整數四則混合計算問題; 能掌握不同位值間的數量關係; 能正確解決複雜的分數加減運算問題; 能正確進行分數乘以整數的運算; 能正確進行小數乘以或除以整數的計算; 能察覺數型關係; 能求解未知數含二種運算的等式; 未達基礎 50 0 基礎精熟進階 75 90 100 整數 分數 小數 代數 各層級學生平均通過機率示意圖 平均通過機率 未達基礎 50 0 基礎精熟進階 75 90 100 能解決多步驟四則混合計算問題; 能判斷合理選取概數的方法; 能清晰掌握分數量與整體量的關係; 能瞭解周長與面積的不同; 能瞭解面積與體積的不同; 能充分掌握量感 能進行量的不同單位間的轉換; 數 量 各層級學生平均通過機率示意圖 平均通過機率 一、以程序性知識方面的能力表現最好,其次為概念性了解 及應用解題的能力 二、顯示實施銜接補強教學以來,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了, 但是對於問題的理解、推理及轉換的解題能力仍需同步 加強提升 數學能力向度檢測結果 79.36 83.14 74.88 0 20 40 60 80 100 概念性了解程序性知識應用解題 數學能力 通 過 機 率 % n 平均通過機率是87.30 n 評量重點 –報讀統計圖表;繪製、解讀長條圖與折線圖; 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二維表格 n 檢測結果 –多數學生在解讀長條圖、折線圖與報讀生活中 常見的二維表格等方面的學習表現均十分優良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統計與機率 n 平均通過機率是84.69 n 評量重點 –幾何形體的組成要素及其關係;辨認形體的異 同;認識形體的性質;角的張開、旋轉程度與 角的關係;辨認平面圖形上的線對稱關係 n 檢測結果 –多數學生能夠理解線對稱的關係、圖形的構成 要素、多邊形內角和性質及角的意義 –大約有28的學生在判讀正方體的展開圖方面 答錯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圖形與空間 n 平均通過機率是81.42 n 評量重點 –用有△、□、甲等的式子表徵問題、解算式 填充題、探索簡易數量模式 n 檢測結果 –多數學生能夠利用符號表徵問題、解簡單算式 填充題 –在數量模式的探索方面仍要加強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代數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分數 n 平均通過機率80.36 n 評量重點 –同分母分數加減、簡易異分母分數加減、兩步 驟分數加減、分數乘以整數、等值分數 n 檢測結果 –多數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簡易異分母分 數加減、等值分數的意義並能正確計算。 –約有三成的學生不清楚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 法、在解決複雜的分數減法問題整數-真分數- 帶分數做錯、對於分數的整體單位量弄不清楚 以致解題錯誤 學生在分數方面的答題表現 複雜的多步驟分數加減含整數 –以「一瓶沙拉油3公升,前天用去 公升, 昨天用去1 公升,剩下多少公升」為例 ,學生進行分數減法時,約有14.31的學生 整數部分忘了退位,回答「1 公升」。約 有14.04的學生只選擇了問題中的部分訊息 進行「 1 2 2 」的運算,回答 「2 公升」。 學生在分數方面的答題表現 分數乘以整數 –以「一塊菜圃的面積為 3 平方公尺,四 塊菜圃的面積為多少平方公尺」為例,約 有15的學生這樣做「3 x412 」, 學生只運算整數相乘的部分。 分數量與整體量的關係 –以「一包糖果12個,小英分到 包,小力分 到3個,誰分到的糖果比較多」為例,有 23.30的學生回答「小力」,學生可能看到 「3比 大」而選擇回答小力比較多,顯示 學生對於分數的整體量與部分量的關係弄不 清楚。 學生在分數方面的答題表現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數量關係 n 平均通過機率79.10 n 評量重點 –速率的比較、分配律、整數數線的意義、乘法 和除法的相互關係 n 評量結果 –多數學生能夠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及數線 的意義 –在速率的比較方面,約有17的學生只注意到 時間的比較,而忽略了顧及距離的長短因素 –約有21的學生無法運用乘除法的互逆關係算 出未知數的解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整數 n 平均通過機率79.09 n 評量重點 –大數的意義及其位值概念、多位數的加減與乘除算 則、兩步驟四則混合問題、概數的意義與取法及估 算 n 檢測結果 –本研究發現學生在大數的認識與多位數加減乘除計 算及解決兩步驟四則混合問題的答對率均達80以 上。 –在概算、判斷概數取法及數在不同位名間的關係的 答對率均低於80,其表現分別是69、47.40、 62.45。 學生在整數方面的答題表現 概數的取法 –以「2618058和3742337相差多少用四捨五入法取概 數到萬位再計算」為例,有16.28的學生選答約113 萬人 –預測其錯誤的可能原因是a弄不清用四捨五入法取 到萬位再計算的意涵,視2618058的萬位是「1」而取 概數為261萬,同樣的視3742337的萬位是「4」而取概 數為374萬,最後將兩個概數相減得到約113萬。b全 部採用無條件捨去法,將2618058取概數為261萬,將 3742337的取概數為374萬,最後將兩個概數相減得到 約113萬。 整數的位值意義及其關係 –以「456758這個數,萬位5是十位5的幾倍」為例, 答錯率為37.55,其中有20.45的學生回答「10000倍 」,有14.62的學生回答「100倍」。 學生在整數方面的答題表現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小數 n 平均通過機率76.81 n 評量重點 –二位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乘除以整數 n 檢測結果 –多數學生能理解小數的位值意義,並能正確進 行大小比較 –約有二成三的學生在做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時 ,忘了在「積」加上小數點 學生在小數方面的答題表現 小數大小比較 –以「下面有四個數分別是「1.04」、「1.23」 、「1.6」、「1.54」,哪一個數最大」為例 ,有11.83的學生回答「1.54」,學生的小數 位值概念不清楚,受到整數系統的影響,看到 小數點以下的「54」比「6」大,而回答「1.54 」比較大,不知道將「1.6」中的十分位的6是6 個0.1和「1.54」中的十分位的 5是5個0.1相比 而得到「1.6」比較大。 學生在小數方面的答題表現 小數乘除以整數 –在解決如「26.5X26」的問題時,發現約有 22.79的學生回答「6890」,學生忘了相乘 之後「積」要加上小數點。 –在解決如「1.5公升的果汁,平分成10杯, 每一杯果汁有多少公升」的問題,有 10.85的學生回答「15」。 n 平均通過機率是73.58 n 評量重點 –長度、容量、重量、角度、面積、體積的實測 估測與量感、二十四時制的應用、各種量的單 位換算與計算、長方形面積與體積公式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量與實測 n 檢測結果 –多數學生能正確進行時間的上下午制與二十四 時制的換算、角的實測以及掌握長度量感 –約有23的學生對於面積與邊長的單位不清楚 –約有25的學生在做時間減法的計算問題出錯 –約有33的學生在長度單位換算公尺與公里 與容量單位換算毫公升、分公升與公升方面 做錯 –約有41的學生不清楚長方形周長與邊長的關 係、周長與面積的意義 數學內容向度檢測結果量與實測 數學改進策略 適性教學 – 對進階級與精熟級學生加強小數及量與實測 的能力 – 對基礎級學生則需加強小數、量與實測、分 數及關係等向度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數的位值概念 –學生在整數概念的學習中,對於整數的十進 系統的瞭解十分必要,由此認識十進系統中 的位名與位值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 定位板與使用古氏積木成比例教具、花片 不成比例教具在定位板上操作說明,讓學 生瞭解十進位及掌握數在不同位名的位值意 義。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概算、估測能力 –學生對於選擇適當的方法取概數,以及取概數的方 法如四捨五入法到百位需要加強。 –教學時,應重視情境問題與生活連結,指導學生判 斷並使用選取適當的方法取概數。 –在指導取概數的方法部分,則建議教師教學時,應 加強概念上的理解,讓學生充分瞭解如何取其概數 的理由,而不只在程序技術上指導,以免學生陷於 背口訣,不知其所以然而導致錯誤。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分數運算的能力 – 檢測結果發現學生在分數運算問題中「減法 忘了退位」、「帶分數乘以整數的問題中只 乘以整數相乘部分」。 – 教學時應加強分數問題意義的理解、整數量 與分數量的關係,以避免出現類似錯誤。必 要時教師應操作具體物件讓學生理解題意, 進而使用具體物件說明解決計算問題的過程 意義,讓學生深層理解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培養量感 –學生認識各種量與學習各種測量,重點在於應用, 然而測驗結果發現學生對於常用測量單位的量感不 足 –教學時應重視基本單位量感的培養,讓學生實際測 量或用估測的方法預估。例如長度單位常用的1 公 分、1 公尺、1 公里等,面積單位的1 平方公分、 1 平方公尺、1 公畝等,容量單位如1 毫公升、1 公升等。此外,讓學生對於自己身體部位如身長、 步長、手臂長等有所瞭解,有助於進行實測與估測 活動,並培養量感。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各種量的不同單位間的關係 –檢測結果發現學生在長度單位公尺與公里、容量 單位 毫公升、分公升與公升的換算方面需要加 強, –教學時宜讓學生理解各種測量單位間的關係,如中 央標準局訂定的度量衡單位的十進及分、厘、毫、 絲等結構。例如以1 公尺為單位,則1000 個1 公 尺,稱為千公尺或是1 公里。以1 公升為單位,1 公升的十分之一稱為1 分公升,1 公升的千分之一 稱為1 毫公升,因此1000 個1 毫公升合起來是1 公升。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面積與周長的關係 –學生對於面積和周長經常混淆 –教學時應強化面積的意義,讓學生在指定的矩形內 透過單位面積鋪排的活動體會面積的意義,以區別 該舉行的周長與面積。教師教導矩形面積公式,也 應透過1 平方公分板的鋪排活動,讓學生觀察矩形 的長、寬的長度和所鋪排的1 平方公分板的數量之 間的關係,因而理解矩形面積公式。例如「有一 矩形長6 公分,寬4 公分,面積為何」教師讓學 生用1 平方公分板在長邊依序排出6 個,依此繼續 鋪排,最後排出4 列。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矩形長6 公分,排出一列有6 個1 平方公分板,寬4 公分, 可以排出4 列的6 個1 平方公分板,因而得到24 個1 平方公分6x424,面積為24 平方公分。讓學 生深刻理解面積的意義與面積公式的由來。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數量模式的探索 –數量模式的探索起始於數量關係的探討,學 生在這方面的學習較為欠缺,需要多加強。 –教師可以適當引入數量關係的探討,讓學生 進而找到數量模式。例如有一組數字1、2 、4、8、16,讓學生探討這一組數的發展 關係,學生可能看到下一個數是前一個數的 2 倍的關係,若要進一步討論這個數列的模 式,則會發現是2 的n 次方。 提升學生數學概念 加強三位小數的加減與乘、除以整數的計算 – 學生在小數的比較與乘、除法方面出現問題,學生 做小數乘以整數的問題時,忘了在積的位置加上小 數點,做小數除以整數的問題也出現類似的狀況, 沒有在商的適當位置加上小數點。 – 教學仍然要加強小數的位值概念,讓學生理解每一 個運算過程的數量意義,並討論小數點的正確位置 ,以免淪為機械式的計算操作,和整數運算混為一 談,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數學能力教學改進 加強學生概念理解能力 – 教學應重視概念的教學,任何一個新概念的學習要 與學生舊經驗連結,設法讓學生看到新、舊經驗中 的關係,建立新概念,並且協助學生建立起概念網 絡 – 在概念建立時,經常需要透過具體物件溝通概念的 意義,增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或是讓學生透過操 作歷程建立內在的心象表徵,以促進概念抽象化 – 教學時也可以透過提問和討論的師生互動歷程,瞭 解學生概念理解的程度 數學能力教學改進 加強學生應用解題能力 – 加強學生應用解題能力,包括指導學生理解 題意、擬訂解題計畫、執行解題、回顧反省 – 指導學生理解題意方面,向學生提問「題目 中有些什麼資訊、題目問什麼問題、哪些資 訊可以用來解決問題、還欠缺什麼資訊、欠 缺的資訊如何從已經有的資訊中得到」等 讓學生思考問題,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 指導學生擬訂解題計畫,教師向學生提問「 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要算什麼、再算什麼 ,用算式怎麼寫」指導學生找出解題步驟 ,並寫出正確的算式。 – 執行解題的階段,學生運用熟悉的程序運算 知識進行解題並獲得答案 –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階段回顧與反省,當學 生解題完畢,教師請學生說明如何知道答案 是正確的,並請學生想想是否有其他的解題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