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学杏坛 杨彩梅)
导航 朱自清 知识与能力1、理解景与情得关系,鉴赏文中好词 好句,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1、仔细揣摩,体味通感的修辞效果。 2、合作学习,分析优美句子。 3、探究与活动,挖掘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 生活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高洁的情怀。 录 目 朱自清视频简介 朱自清 (1898-1948)现代 著名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 播放暂停停止 下一页 朱自清 (1898-1948)现代 著名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 东海。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 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 、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 。在文坛中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 文笔独树一帜。背影、春、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 脍炙人口的名篇。 作者简介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 清华大学任教,住清华园西院,文中的荷塘就 在清华园。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四·一二”和“七· 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一方面对北洋军 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极端不满 ,但另一方面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 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 流中去,而是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 法。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 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心情十 分矛盾复杂。“一切景语皆情语”,荷塘月 色正寄托了他想从烦恼中寻求解脱的复杂 心情和淡淡的哀愁。 写作背景 听录音走 进荷塘月 色初步感 受荷塘之 美 朱自清 复杂情感 一片荷塘 两条线索 课文分析 “心里颇不宁静”一(13 ) 二(46 ) 漫步荷塘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四周月色 夜赏缘起 回到现实 荷塘月色图 “另有一番样子” 水墨荷叶图 光影素淡图 蝉唱蛙鼓图 “到底惦着江南”三(710 ) 课文分析 月色下的荷塘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舞女的裙 明珠,星星 飘渺的歌声 凝碧的波痕 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自上而下 比得巧, 比得 美 水墨荷叶图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 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那边去了这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 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 素淡朦胧 月影 参差斑驳 如流水泻 在叶子上 流动之美 像画在 荷叶上 倩影之美 光影素淡图 荷塘上的月色 树 远山 小路灯 蝉声蛙声 一团烟雾 隐隐约约 没精打采 热热闹闹 蝉唱蛙鼓图 荷塘四周月色 课文结构 在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没有 变化如果有,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总结变化的过程。 从文章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情感基 调是喜悦的还是哀愁的为什么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几种说法, 你赞成哪一种说出自己的理由。 v不满现实向往光明 李国平 v苦闷彷徨与寂寞 吴周文 v内心矛盾与冲突 钱理群 v彷徨苦闷却无不满 程 翔 v有浓浓的哀愁 姚效先 v不消沉,无哀愁 吴海发 众说纷纭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 思考以下两个句子有何特点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凑着的 名曲。 答案 这两句是两种感觉的相通,即使用了“通感” 的修辞方法。 相通 清香 歌声 (嗅觉) (听觉) 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1 2 光影 名曲 (视觉) (听觉) 和谐 相通 通感 通感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沟通起 来的修辞方式。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 觉转为听觉) 对朱自清散文的评论 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 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 ,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 ,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 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 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佘树森 课后作业小作文训练 借鉴荷塘夜色景物描写方 法,完成小作文杏中校园一 角,500字以上。 谢谢指导 制作者杏坛中学 杨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