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尔雅
地震常识 地壳 地核 地幔 地震一般 发生在地壳 和上地慢顶 部. 大陆地壳 厚度较大,平 均为33km; 大洋地壳 厚度较小,平 均大概6km 一、地震的形成原因 1.构造地震 地球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 裂、错动,能量在短时间内激剧释放引起 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这类地震称为构造 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 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岩石圈 内力作用 超过岩石承受限度 破裂 内能释放 地震波 地面震动 (地震)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 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 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 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其它地震 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 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 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 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 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 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 动称为人工地震。 二、地震的要素 1.震源地 震波发源 的地方 2.震中震 源在地面 上的垂直 投影 3.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 源的深度 4.震中距 某地与震 中的距离 1.震级 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 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 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 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 级 三、震级和烈度 1级≦震级3级 微震不容易察觉 3级≦震级4.5级 小地震有感地震 4.5级≦震级6级 中地震破坏性地震 6级≦震级8级 强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 ≧8级 巨大地震破坏性非常大 震级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30倍. 震级每相差2级,释放的能量相差900倍 震级每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1.4倍 例如 一个6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8级30个7级900个6级27000个5级 汶川的8级地震,相当于投放了900个广岛原子弹 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次数 8级以上每年1--2次 7级每年10--20次 6级每年100--200次 5级每年1000--2000次 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 我国大陆地区平均每年发生地震次数 六级5-6次 七级2次 八级十年或以上1次 2.烈度 用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同样大小的地 震,造成的破坏各地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 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 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1)烈度的影响因素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 物牢固程度 震级越大、震源越浅、震中距越小,烈度就 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 最重,烈度最高。 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 小于 70KM 70- 300KM 大于300KM 名称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破坏性 强 弱 1976年的唐山地震就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2KM 汶川地震也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KM 震中距 震中距 小于 100KM 100-1000KM 大于 1000KM 名称地方震 近震 震 破坏性 强 弱 (2)烈度的等级 小于三度 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 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 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 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 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 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 毁灭性的破坏 此次汶川8.0级大地震的中心烈度达到11度 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大约1201年7月,近东和地中海东部 地区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坏,死人最多, 现有估算约达110万。1556年1月23日发 生在中国陕西华县的8.0级地震造成的死亡 人数比前者确凿一些,广大灾民病死、饿 死,数百里山乡断了人烟,估计死亡83万 余人。近代地震死亡人数的最高记录是发 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的中国 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1979年11月22 日,新华通讯社报道的死亡数为242000人 。 20世纪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哪次地震 据资料报道,如下3次地震曾逐次 创出了20世纪地震经济损失之最 第一次是1976年我国唐山7.8级地 震,地震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第二次是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 杉矶北岭6.7级地震,死亡人数仅57人,经 济损失却高达170亿美元。 第三次是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 神7.2级地震,死亡人数5378人,经济损 失高达960亿美元 四、地震的分布 八级 五、地震前兆 [动物]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综合分析辨真假,群测群防很重要。 江 苏 泰 州 [水]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既翻水花又冒泡;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地光] 大地震发生前,在震中或附近地区常常出现形 态各异的地光,以白、红、黄、蓝色较为常见, 通常在夜晚天空较暗时才可见。 [地声] 在地光发生后,有时会有地声。多数像打雷 ,有时像狂风、炮鸣、狮吼等。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 光和地面微动,先于强震动12秒钟左右出 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 。这些临震异常现象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 次自救机会。地声78出现在震前10分钟 内,到临震十几秒时声响最大。据经验, 临震时往往先听到“呼呼”声,接着是“轰轰” 声,继而为“咚咚”闷雷声,之后地面开始 振动。地光是地壳内喷溢出的气体,强化 了低空静电场所致,其开头有带状、片状 、球状、柱状等到,颜色以兰、黄、白居 多。历次大震的幸存者中,很多人就是观 察到这些临震异常现象判断有大震来临, 迅速采取措施避险而保全了生命。 地震灾害与其诱发的其它灾害 地 震 建筑倒塌 滑坡 海啸 火灾 地裂 人 员 伤 亡 疫病蔓延(疫灾)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 还大。 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 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8年6月10日根据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 政部报告,截至10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 已造成69146人遇难,374072人受伤,失 踪17516四川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有400 多万间,甘肃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有40 多万间,陕西省倒塌和损坏房屋30万间 。”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害 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 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 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 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 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 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 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 也是绝无仅有的。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 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 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 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 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 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 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