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ppt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宋濂13101310 13811381,字,字景濂景濂,, 浦江浦江 在今浙江义乌在今浙江义乌 县西北县西北 人。元末明人。元末明 初文学家。初文学家。 学识渊学识渊 博,工散文,文字简博,工散文,文字简 练朴素,与练朴素,与刘基、高刘基、高 启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并列为明初诗文三 大家。宋濂很受朱元大家。宋濂很受朱元 璋器重,为明代璋器重,为明代““开开 国文臣之首国文臣之首””。。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 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 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 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 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 生。 题目“送东阳马生序”的意思是 送给东阳人马君则的一篇赠序。生对 读书人的称呼。 写作背景 1.正确辨析课文第一段字、词、句 的意义,理解并翻译。 2.学习作者刻苦求学、自励奋进的 精神。 学习目标 听读课文 注意课文节奏,用笔在停顿处画出。 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不会的字及时标 音 初读课文 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 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指正。 圈出重点字词。 如有疑难之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喜欢得到 借 不 代抄书 懈怠 超过约定期限 因为这样 借 于是,就 来 向 的 来 把 我 动手 用笔 跑 非常 完代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 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 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 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更加仰慕 的 担心 交往快走 的请教 他的,代先达的 不曾 言语和脸色 引、提出 询问 来 有时 来 等待 所以 虽然最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 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 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背 拖 但是 通肢 僵硬 热水用 无义 才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 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住 每天,吃两次 的 通“披”,穿 的 腰佩的 香气 光彩照人的样子 旧絮 破 他们的,代同舍生的毫无 因为的 的 讨论探究讨论探究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 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反思自我 结合宋濂对老师的态度联想下我 们平时的做法,想想看我们是否有 需要改正的地方 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当堂检测 课文延伸练习 文中叙述了宋濂自己求学时的情况,你 还能举出与之相似的古人读书的事例吗 (也可以用成语概括)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 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程门立雪(杨时)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的满江红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的劝学解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的戒子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写的劝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的治学名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中的勤奋篇